院庆系列活动 | yl6809永利举办“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新书分享会

发布日期:2025-09-30    浏览次数:

为深入把握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基本动态和趋势,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9月28日上午,由yl6809永利、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yl6809永利研究基地和yl6809永利马克思主义体育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学术研讨会在yl6809永利交流中心第一会议室举办。该会议是yl6809永利院庆系列活动之一。

近日,公司青年教师张颖副教授的新著《卡尔·考茨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研究》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会上,复旦大学管理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哲学公司文化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郑召利教授和yl6809永利经理胡德平教授共同为新书发布揭幕。张颖向公司图书馆捐赠图书,图书馆、档案馆馆长匡淑平教授为张颖颁发捐赠证书。

undefined

张颖以“争议与贡献: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核心框架与思想价值”为题进行新书分享。张颖认为,卡尔·考茨基是第二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党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家,在传播、普及和捍卫马克思主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考茨基也是第二国际最有争议的理论家,他关于唯物史观的阐释带有强烈的实证主义和折衷主义色彩。在21世纪资本主义新变化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多元化发展的语境下,关于考茨基唯物史观的研究也将彰显出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多重意义,成为激活当代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历史资源。

\

复旦大学哲学公司郑召利教授作了题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应用价值——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例”的主旨报告。郑召利教授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理论的核心关切是技术高度发达、物质相对丰富社会中人的物化及批判性思维萎缩的问题,这与当代中国完成经济起飞后所面临的“现代性后果”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相似。该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促使我们反思传统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文化工业论提醒我们在文化消费中保持对内容深度和主体性的警觉,机械复制时代与“灵韵”消逝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守护生活的“本真性”。将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应用于中国语境时,我们要对它进行创造性转化与本土化,具体分析历史语境,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对话,秉持建设性批判态度,探寻更均衡、更具人文关怀的现代化道路。

会议的专家研讨与交流环节由yl6809永利图书馆、档案馆馆长匡淑平教授主持。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公司yl6809永利经理刘经伟教授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体系展开交流。他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体系和哲学体系,要从生存论体系、本体论体系、认识论体系、方法论体系和实践论体系五个维度来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体系。

undefined

同济大学yl6809永利副经理刘勇教授提出,21世纪的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进入新阶段,人们建立起更加普遍的交往、更加广泛的联系,相互依存程度前所未有。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引,站在世界历史高度,锐利洞察世界历史在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新表征,并依据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原创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绘制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形成了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潮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undefined

上海社会科公司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陈祥勤研究员认为,“两个结合”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它旨在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在推进“两个结合”的进程中,中国特色主义的诠释也赢得了极大的拓展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常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上把握中国道路;进入新时代,我们不仅是从改革开放史,也不仅是从新中国史、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意义把握中国道路,而且还是从中华文明史的高度把握当代中国所走的道路,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增强了我们走中国道路的历史、文化和文明自主性。

undefined

上海理工大学yl6809永利副经理牛海教授指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在21世纪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枝独秀,其他各类社会主义多元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证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和优势,打破了西方垄断世界各国现代化叙事的话语霸权,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探索和选择。世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思想或流派,针对金融资本主义、数字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等问题提出社会主义解决方案,值得关注和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体系化本土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以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将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公司副经理张晓兰副教授认为,从世界历史的视野考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第二国际之间的复杂关系,强调第二国际当时呈现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建构不可错过的门槛,突出正视第二国际思想的时代意义。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对第二国际评价语境变迁,分析第二国际思想评价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关系。透过历史经验认识到其侧面反映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历史使命,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上海电力大学yl6809永利副经理焦凤梅副教授介绍了非洲社会主义的发展。她认为,非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泛非主义到经典非洲马克思主义再到非洲复兴的历程。当前,随着全球南方的崛起及非洲对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深入发展,非洲大陆迫切希望寻求经济、政治的真正独立,泛非主义思潮展现出强劲生命力,讨论非洲社会主义要避免将非洲社会主义和泛非主义进行划分和割裂的倾向。不管是泛非主义还是经典非洲马克思抑或是当下其他民主转型下的非洲发展,只要目的是以非洲人民幸福为福祉的非洲复兴,都应该予以理解和尊重。

上海大学yl6809永利高红明老师基于马克思早期“政论文章”,探讨了马克思对普鲁士德国的政治、法律、制度、官僚等的批判背后的文化封建主义批判思想,这一思想一方面为马克思辨明德国的历史阶段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又为马克思进一步阐发历史发展趋势提供方法指导。此外,马克思对文化封建主义的批判对当下智能技术加速发展、传统文化不断复兴时期也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公司yl6809永利教研室主任马玲梅老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形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既立足于当代中国又着眼于整个世界和全人类,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解释世界的理论话语权,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全人类和全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公司yl6809永利杨添实老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最新成果。通过比较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与西方福利国家困境,为中国规避 “福利陷阱”、完善共同富裕政策提供镜鉴,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借鉴的“非西方路径”,更深刻揭示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和实践成效,帮助国际社会正确理解中国模式的底层逻辑,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框架,提升中国话语体系的国际影响力。

yl6809永利胡德平教授作会议总结。他认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来,世界社会主义经历了从低潮走向复兴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成为关键转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为全球社会主义运动注入新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与传播增添了强大生命力,必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具有十分重大的世界意义。

undefined

[排版 |陈荣鹏]

[责任编辑 | 王晓云]